文章摘要:为了统一我国洁净室的设计标准,更好地推动正在兴起的百级净化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在1978年由国家建委立项编写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确定并成立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的“规范编写组”
随着我国洁净技术的发展,为了统一洁净室设计、建造的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措施,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内一些应用洁净技术对工业产品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粒子进行控制的部门就开始尝试制定空气洁净度等级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便根据自身行业的需要和收集到的一些国外相关资料,起草了一些规定或暂行标准。为了统一我国洁净室的设计标准,更好地推动正在兴起的
百级净化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在1978年由国家建委立项编写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确定并成立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的“规范编写组”,编写组包括了九个部委的十一个设计、研究院所和大专学校、他们都是多年从事洁净技术研究、设计和教学的单位, “规范编写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我国百级净化工程厂房的工程设计、建设和使用的实践经验,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必要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1984年完成了编写工作,随后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73-84为国家标准并正式发布,从1985年6月起实施。GBI73-84标准中规定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分为4个级别,即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标准中规定了各个级别的洁净室内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控制粒径为0.5pm、 5um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标,准中规定的生产环境占用状态以动态条件下测试的尘粒数为依据。GBJ73-84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洁净厂房,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GB173-84的发布实施促进了我国洁净技术的较快发展,使各行各业的
千级净化工程设计、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洁净室的设计、建造质量,有利于控制洁净室的建设投资,满足各行各,业工业产品生产对洁净生产环境的要求,并对洁净室的安全、可靠运行等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